您的位置: 首页 > 团学风采

青语 | 所有的美好,都值得静心等候

2018-07-24

上周辅导员打电话给我,说:"学校那边想给你做一个专栏采访,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听到这个消息,我先是迟疑两秒,然后问:"确定是我吗?"

电话另一端的辅导员笑着说:"不是你,干嘛给你打电话呀!"

当时的我,也笑了。说实话,我从未想过自己某天会成为全校的榜样,或者说成为他们学习的对象。

每次我会很羡慕那些上学校专栏的同学。觉得他们就像一束光,弯曲成彩虹色的弧线,让人不由得联想到美好类似的词汇。

我从未想过,某天自己也会成为自己的那束光。

大学四年里,我不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很多人压根儿就不认识我,我也不是老师口中有天赋的学生。

我并没有多优秀。社会实践做了不少,但学习成绩只是一般般。比起很多优秀的人来说,我在大学所取得的结果,只能算平淡无奇。

我呀,就是一个走在稀稀落落的人群里都很难被人发现的普通男孩。

以前每当别人问起:"你以后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一个很厉害的人。"

直至此刻,我都还没有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但我从未放弃,也一直在成为这样的人的路上努力。

我知道有些美好会迟到,但应该属于你的那份光芒,绝对不会缺席。

就像我从大一开始,羡慕着上学校专栏的学长学姐,幻想着有一天,自己的故事也能占到栏目的一隅之地。

没想到,在大学的末尾,我还真的做到了。

美好的事,总是需要等的。等你将热血凉透了,等你耗尽了心力,等你有足够的底气配得上时,美好这些东西,自然而然会降临的。

而在这个等的过程,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沉下心,静下性,一边努力地打磨自己的技艺,一边虔诚地奔赴那心心念念的理想归途。

自从开始写文,总会被人问到很多关于"写作"的问题。

比如,你写一篇文章会赚多少钱呢?你的文章怎么被很多人阅读、转发?你怎么接到约稿的?你怎么出书的……

我的回答一般都是:写呀,一直写。写到有人看,有人转发,有人愿意为我的文字买单。

偶尔会有一两个人表示疑问:"可我也一直在写呀,可却看不到成果。"

"那你就等,等有人发现你的文字,等有人喜欢它们。"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答案很敷衍。可它却是我最真实的感受呀。

成功没有捷径。同样的,写作也没有,去成为你自己想成为的人更没有。

你不要只看到别人在走捷径,而忽视了别人发现这条捷径背后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有的人可能会传授给你一些速成的方法技巧,但是他永远不会告诉你,速成的背后,其实是别人无数个日积月累的堆叠。

在爆发和风靡之前,他也曾一个人捱过无数个苦苦等待的心酸日子。

人生是一个填坑的过程,只有一个萝卜一个坑慢慢填,填完后,你才能亲自尝到那股成熟的丰硕诱人之感。

而真正的美好,是需要你等的。当然也值得去等。在这个等待美好的过程,你本身会不自觉地变得美好起来,你的心态,你的格局会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当然,这个"等"并不是让你两手一摊地无作为,而是你倾尽全力做好自己能做的那部分后,相信其他自来的平心静气。

等待美好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磨心态,磨技艺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精进。

这个世界上,有的事情不能等,可有的事情你非等不可。

吃饭要等米饭蒸熟。睡觉要等自己有困意。爱情要等遇到对的人。连长大都要等自己筋骨强健。

生命中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像种庄稼,春播、夏耘、秋收、冬藏。每个步骤都不能省去,都需要等待。

没有等待的人生,就像看一场摁了快进键的电影,枯燥又无味。

所以,学会静心等候吧。等幽谷的一束花开,等清晨的第一抹朝阳,等世间所及的美好光顾于你。

你一定要努力,但千万别着急呀。该看的书一定要看,该完成的任务也不能推诿,该下的功夫也切记不要偷工减料。

能笑到最后的那拨人,都是赢过时间的勇者,他们都擅长等待。

在这个浮躁喧嚣的社会,他们不急不躁,沉心静气地等,等时机,等瓜熟蒂落。他们懂得等待的真谛,也明白世间美好的事物值得静心等候。

或许,你也一个人与生活周旋了许久,想从这个国度逃离。

或许,你也想过向这个残酷的世界缴械投降。

或许,你也曾经苦苦坚持,却迟迟看不到光亮,最后心灰意冷。

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请记得再坚持一下,说不定下个路口就会看见转机。

人生就是一个慢慢被打磨的过程,从起初的凹凸不平,再到小有雏形,有自己的棱角和温润,最后才能成就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让我们一起,怀着对生活的期许,去打开每一个充满惊喜的明天。

(转载自团中央学校部)

说明: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LFNeshgs1H0Qy7Y4nvBYmR6aqxYCjq9ibHYiafsBmDEFJNsGTXgPbcjRbZZjZPmwrJB4F6kwOzXEVEODfpUPqFDw/64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引导孩子的技巧


说明: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FNeshgs1H0Qy7Y4nvBYmR6aqxYCjq9ibqTWfG8eO0B2ibBBpEtUCuRic8lxGfWV85ziaicRoYN5LqicQiaiaa0OYGBsV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标签法]

说明: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FNeshgs1H0Qy7Y4nvBYmR6aqxYCjq9ibqTWfG8eO0B2ibBBpEtUCuRic8lxGfWV85ziaicRoYN5LqicQiaiaa0OYGBsV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之前有不少家长找到我,说我的儿子沉迷游戏,但当我问你儿子在玩什么游戏的时候,十个里面九个不知道。

就好像我儿子喜欢吃一道菜,但是这道菜我却闻所未闻,也就无从下手了。

换到孩子玩游戏这件事上来,家长觉得游戏太厉害束手无策,其实本质上还是对它的不了解。知己知彼的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没人知道第一步要怎么做,下面我来讲几个技巧。

第一步:贴标签。

人们反感别人给自己贴标签,但往往会给自己贴标签,这是一个快速定义自己的一个好办法。



比如我妈,我给她定义的是中年、母亲、退休、广场舞、小城市。

通过这几个标签,大约可以猜到她的社交范围是广场舞的阿姨大妈和小区里退休的前同事,以及各路兄弟姐妹亲戚。

你会发现,光看“母亲”是看不出信息量的,标签之间是有联系的,标签越多,就越能准确的定义一个人的特点。

为了博我母亲开心,前年我带父母去了一趟长滩岛,那里低廉的消费、新鲜的水果和干净的沙滩让人非常享受,但我爸妈更享受的是回国之后和亲戚朋友们的谈资。

这趟出国旅行,在她们的社交圈里,成了有孝心、档次高、会享受和生活充实丰富的代名词。这种地方上的社交愉悦感,是我为他们选择东南亚这趟旅行的原因。

作为策划,我们给玩家贴了很多标签,比如二次元、竞技、九零后、社交。我们通过标签来筛选出,谁到底会成为我们游戏的玩家,并为我们付钱。

话说回来,如果我立刻让你给你的儿子贴标签,你可能会发现对他一无所知,除了说他沉迷游戏,不爱学习以外。

用标签的方式拆解一个事物,找出里面的联系,你便会心里有数。

我的小表妹今年读初三,是我看着长大的,父母基因好,人已经长到一米八了和我平视。春节时我发现她在玩王者荣耀,暑假时还不见她玩,现在已经轻车熟路。

重点初中、爱漂亮、成绩不错,这是我对她的标签,初三的压力不小她怎么有心情玩游戏?

后来她组了一个好友,我发现段位比她还要低,组他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长得好看”。

我大概知道她沉迷王者的问题所在了。

学生有一个很重要的标签,就是频繁的面对面的社交行为,这是容易形成恋爱、小团体或攀比心理的地方。

王者荣耀只是她和这个好看男生的社交工具。

所以我小姨在担心她会不会沉迷王者考不上好高中时,我则在担心她是不是恋爱了,我只是多得到了一个标签,问题就能找得更精准。

除了贴标签以外,我们还要不断的更新他的标签。

我们都知道一个标签是好赌、有钱的人,下一步就会进入赌场,但是当他亏光后,变为好赌又没钱的时候,他会做什么呢?

标签越来越多,我们就可以模糊地看到下一步的走向,以及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儿。



说明: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FNeshgs1H0Qy7Y4nvBYmR6aqxYCjq9ibqTWfG8eO0B2ibBBpEtUCuRic8lxGfWV85ziaicRoYN5LqicQiaiaa0OYGBsV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惩罚与奖励法]

说明: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LFNeshgs1H0Qy7Y4nvBYmR6aqxYCjq9ibqTWfG8eO0B2ibBBpEtUCuRic8lxGfWV85ziaicRoYN5LqicQiaiaa0OYGBsVQ/640?wx_fmt=png&tp=webp&wxfrom=5&wx_lazy=1

许多家长的惩罚方式很容易将自己摆在孩子的对立面。

如何惩罚孩子,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拿走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在游戏设计中有一个常识,策划几乎不因为玩家没达到目标,而把他已有的东西拿走来作为惩罚,相反是许诺一个奖励,你达成了才能获得。

惩罚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件严重的事情,在游戏中我们也极少惩罚玩家,哪怕你玩得再烂,我们都会告诉你:你玩得不错,还有以下几种办法可以让你变得更强。

如果我的儿子反复受到惩罚,他会觉得这事不适合我,他会逃到一个天天夸他很厉害的舒适区中去,而这往往就是游戏。

而如何奖励孩子,简单来说,送儿子东西时要谨慎。

首先游戏策划永远不会偷偷或者无缘无故地送你东西,背后始终都惦记着你什么,不管是期待你多上线也好,期待你想充钱也好,而且大奖励在送之前,都会先画个饼,告诉你想获得是有条件的。

奖励跳出来的特效永远酷炫具有仪式感,希望你记住我们对你的好,让你心情激动地明白,这是我们奖励你的,而不是我们欠你的。

如果你给孩子的奖励被他认为是理所应该,他也许会因为哪天买不起最新的iPhone、买不起想要的车时怪罪你太过抠门。

那么我们可以奖励什么给孩子?


我们可以送孩子手机、游戏机的使用权,迪士尼两日游,新款运动鞋一双,或者给他买个游戏也无妨,以财力来定。但是直接赠送手机、人民币、游戏机则不行。

我们要投其所好,但要记住,这些奖励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使用范围,人民币就是没有使用范围的奖励,你不知道他是攒着买手机了,还是消费到游戏中玩去了,它能实现他所有的目标。

奖励的目的是它能让儿子获得短暂的快乐,满足他的某一个需求,但过去就没了,下一个目标又在眼前。


游戏设计极为复杂,一款游戏往往是近百人的打磨才得以呈现,是一个充满了利用人性弱点的集合,并非三言两语可以将其剖析。

但是家长指望孩子忽然开窍,或者希望有关部门一封了之,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这并不能解决他沉迷的问题,最有可能帮助他根源上改变的,就是家庭。

眼界的提升,让人发觉过去非常执着于喜欢的东西,不过是沧海一粟。目标的拆分和建立,让人可以持之以恒的坚持。

拆解标签让你找到沉迷游戏的根本原因,奖励和惩罚,张弛中找到引导的平衡点。

游戏如此,生活何尝不是如此。



经历过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有些人在过程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相对于指望游戏公司,家长你自己就是最好的领路人。

222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3/12 10:33:22